文化情怀与创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浏览次数:1227

 
从新中国成立起,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得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现。由于历史的局限,北京的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出现了偏差,在加速建设生产城市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工业化的进程和改建旧城的思路使得城市建设缺乏对古城进行整体保护的概念,反映了时代的局限,给后来的城市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照搬苏联城市建设的模式使得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别是明城墙的保护被人为否定,造成了至今被业内专家称为终身憾事的重大失误。
痛定思痛,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0年,北京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并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同时提出了文物保护规则、继承和发扬旧城建筑形态和色彩、保护街道对景、保护城市景观线、严格控制旧城建筑高度、保护北京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特色等。适应这些思路,提出了旧城主要交通对策、旧城路网的调整原则、整体保护明清皇城、保护北京中轴线、保护独特的城市地理环境和保护历史河湖水系的思路。
在充分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同时,北京的城市规划理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提出对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要扩大保护,提出了要把旧城改建和郊区新建相结合。” 1993年《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含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即对国家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按法律规定严格保护,对其本身与环境都不允许加以破坏;对市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保持原有风貌,通过整治,拆除与风貌相悖的一些临时建筑与构筑物,在建筑形式、高度、体量、色彩上加以管理与限制;三是对于新的建设必须与传统格局相协调,从城市设计、宏观环境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整体保护要求,同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在旧城保护与改造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北京旧城实施整体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0
年以来,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再次受到各界关注,包括中轴线申遗在内的重大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对旧城文物古迹历史韵味的挖掘使得北京很多文化角落成为了人们观光游览新的去处,比如南锣鼓巷、什刹海酒吧街、新前门步行街、鲜鱼口大街,尤其是夜间的北京,从故宫的角楼经过的人都会驻足欣赏,感受这难得的美景和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北京2030》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将整体体现中国元素、全面体现时代元素、深刻体现创新元素,并充满自信地表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可资利用的中国元素厚重充盈,在特有的历史遗产、文化遗产、哲学遗产,在人口数量、空间规模、经济强度、社会成熟度、全球化程度、国际影响力和地缘领导水平诸方面,都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基础。从以上的表述中都能感受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定位和目标的清醒判断和理性思索。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北京的城市建设在时代条件下较好地实现了文化情怀和创新思维的结合,这种结合还在继续,也必然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升华,北京——这座古城也必将凭借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以智慧、绿色、低碳、人文、良治的综合优势赢得新的机遇。